漢字的奧秘
“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,,她的每一個字,,都是一首優(yōu)美的詩,一幅美麗的畫,,你要好好地學習,,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�,!蔽覀兊臐h字中究竟蘊藏著什么樣的奧秘,,讓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如此勉勵他的女兒呢?
一,、造字方法不相同
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,主要的造字方法有四種:象形、指事,、會意,、形聲。
1.象形
我們的祖先最初采用象形(描繪事物形狀)的方法創(chuàng)造了象形字,。
如“燕”,, 、 (甲),; (篆),。從古文字上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來小燕子向上飛行時的形象,。就楷書“燕”字的字形來看,“廿”像小燕子的頭部,,“ ”和“匕”像是小燕子的兩只翅膀,,“口”像是小燕子的身體,“灬”則是小燕子尾巴的變形,。
 
再如“鼠”字,,底部的“ ”,前兩個豎提都有兩點,,后一個斜鉤沒有兩點,,為什么呢?
鼠,, (甲),、 (金)、 (篆)
,�,?催^“鼠”的古文字我們就會明白:“鼠”字上部的“臼”,像老鼠張大嘴時露出牙齒的樣子,;下部的“ ”,,前兩個豎提是老鼠豎起來的兩只腳,兩點是爪子,,后一個斜鉤是老鼠的身子和尾巴,,當然不可能有兩點。
日,、月,、牛、馬等漢字都是用象形這種方法創(chuàng)造的,,象形字接近畫圖,,非常像實物的樣子,是構(gòu)成漢字的基礎,。但是,,復雜的事物、抽象的概念無法象形,,所以只靠象形這種方法造的字并不多,。
2.指事
有些抽象概念難以描繪出來,我們的祖先開始用指事(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符號來表示某個詞)的方法創(chuàng)造出了指事字,。
如“刃( )”字,,是在“刀( )”上加上“丶”創(chuàng)造出來的�,!柏肌笔侵甘路�,,它的作用是指出“刀刃”在“刀”上所處的位置,。其它的指事字還有上、下,、本,、末、亦,、天等等,。
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可以表示某些抽象概念,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,,因為用象征性的符號表示詞義是相當困難的,。從古至今,,指事字極少,,就說明了造指事字不容易這一事實。
3.會意
用象形,、指事的方法造出的象形字,、指事字非常有限,為了適應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,,人們又開始采用會意(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,,表示一個新的意思)的方法創(chuàng)造出了會意字。
如“即”,, ,、 (甲); ,、 (金),; (篆)。古文字中左邊的“皀”,, (甲),; (金); (篆),,好像是一個高腳盤中盛滿了好吃的東西,,還冒著香氣。右邊是一個跪坐著,、面向食物的人,。“即”就像一個人準備吃食物的樣子,,本義是“就食”,。后來有了“走近、靠近,、馬上,、立刻”等意思,。總之,,“即”所表示的意思大都還沒有開始進行,。

再如“既”, ,、 (甲),, 、 (金),, (篆),。右邊是一個跪坐著的人,頭向背后扭轉(zhuǎn),,不再看擺在面前的食物,。表示已經(jīng)吃飽了,準備離開,,所以它的本義為“吃完飯”,。后來又表示“完、盡,、結(jié)束,、已經(jīng)”等意思�,?傊�,,“既”所表示的意思大都是已經(jīng)發(fā)生過、進行完的事情,。
即(jí)字的右半部分(卩)是兩畫,,讀第二聲;既(jì)字右半部分(旡)是四畫,,讀第四聲,。這純粹是一種巧合,但卻不失為一種識記這兩個字讀音的訣竅,。
用會意的方法造出的會意字,,如牧、看,、休,、掰、寇,、冠等等,,一經(jīng)分析,就可以明白漢字的意思。我們學習時經(jīng)常會產(chǎn)生“一語道破,,終生不忘”的效果,。
4.形聲
后來,我們的祖先又采用了形聲(是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)的方法創(chuàng)造出了形聲字,。
“偏旁部首表義,,基本字表音”。這是形聲字的一般規(guī)律,,如“請晴情清睛”這一組字,,它們的讀音大都與基本字“青”字有關,字義大都與它們各自的形旁“讠日忄氵目”有關,。再如“粉芬忿吩盼紛汾份”,、“菜踩睬彩”等組形聲字,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同樣的現(xiàn)象,。
“形聲”造字法產(chǎn)生后,,突破了以往造字方法的局限性,造出了大量的形聲字,。目前,,在我們使用的漢字中,形聲字占90%以上,。需要強調(diào)的是,漢字經(jīng)過長期演變,,有很多形聲字中的基本字已經(jīng)不能準確地表達讀音了,,我們識字時不能犯“秀才識字讀半邊”的錯誤。
二,、古今形體有變化
我們的漢字已經(jīng)有好幾千年的歷史,,從產(chǎn)生到現(xiàn)在,形體發(fā)生過很大的變化,。漢字主要出現(xiàn)過的形體有:甲骨文,、金文、小篆,、隸書,、楷書等。
1.甲骨文
甲骨文主要是指通行于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,。主要特點:筆形是細瘦的線條,,拐彎多是方筆,外形參差不齊,,大小不一,,異體字較多。

2.金文
金文是指古代鑄或刻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,。主要特點:筆畫豐滿粗肥,,外形比甲骨文方正,、勻稱,異體字也較多,。
子 
3.小篆
小篆是秦始皇統(tǒng)一六國后整理,、推行全國的標準字體。主要特點:字形更勻稱,、整齊,,筆畫圓轉(zhuǎn)、簡化,,異體字基本廢除了,。

4.隸書
隸書是由小篆減省而成的一種應急字體,開始于秦朝,,因多為囚徒,、奴隸所用,所以叫做“隸書”,。
隸書有秦隸,、漢隸兩種。秦隸是產(chǎn)生于秦代的隸書,,把小篆圓轉(zhuǎn)弧形的筆畫變成方折平直的筆畫,,基本擺脫了古文字象形的特點;漢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演變來的,,是漢代通行的字體,,字形規(guī)整,撇,、捺,、長橫有波磔(磔zhé:漢字的筆畫,即捺nà),,很少有篆書的殘存痕跡,。

5.楷書
楷書也稱“真書”、“正書”,�,!翱笔强勺髂7栋駱拥囊馑肌,?瑫d于漢末,,盛行于魏晉,一直沿用至今,,字形方正,,筆畫沒有波磔,書寫方便。

三,、蘊含知識很豐富
我們使用的漢字中蘊藏著豐厚的知識和無窮的奧秘,。
1.“男”、“婦”字記載著古代男女不同的分工
男,, (甲),; (金); (篆),; (隸),。“男”由“田”和“力”兩部分組成,。上部的“田”,,表示的是耕種的田地;下部的“力”是古代的一種農(nóng)具,,因為使用這種農(nóng)具耕地要化費很大的力氣,,所以就用這種農(nóng)具的樣子來表示力氣的“力”。在田地里種莊稼,,是重體力活,,是成年男子的任務,所以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,,就用“田”和“力”合在一起表示“男”的意思,。

婦, (甲),; (金),; (篆); (楷書),。“婦(婦)”由“女”和“帚”組成,�,!爸恪敝傅氖谴驋咝l(wèi)生的笤帚、掃帚等工具,。古代的女子一般呆在家里,,多數(shù)情況下是干一些打掃衛(wèi)生之類的家務活,所以,,我們的祖先就用女子拿著掃帚掃地的形象表示婦女的“婦”字,。
男的主要在田間從事需要化費大力氣的體力勞動,如耕地,、種莊稼等,;女的則主要在家里干一些打掃衛(wèi)生之類的家務活。我國古代男女分工是不一樣的,這就是“男主外,,女主內(nèi)”的來歷,。
2.“取”字蘊含著古代統(tǒng)計戰(zhàn)功的妙法
古時候,我國部族之間,、諸侯國之間經(jīng)常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,獲勝一方的首領要對士兵論功行賞。如何確定士兵在戰(zhàn)場上殺死敵人的數(shù)量呢,?讓士兵自己報告,,行嗎?不行,,因為無法證明士兵說的是真是假呀,!讓士兵把敵人的尸體拖回來,行嗎,?也不行,,如果就殺死一個還好辦,要是殺死十個,、八個的,,怎么能拖得動呢?
這可怎么辦呢,?我們的祖先還真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:把敵人尸體上的左耳朵割下來,,交給首領進行統(tǒng)計,交一只耳朵就證明殺死了一個敵人,!

“取”字就記錄了這一種統(tǒng)計戰(zhàn)功的妙法,。取, (甲),; (金),; (篆); (隸),�,!叭 弊肿畛跏怯梢恢皇帜弥恢欢涞臉幼訕�(gòu)成的,表示割取耳朵的意思,。后來,,“取”字又有了“捕獲、索取,、收受,、采用”等意思。
3.“冊”字形象展示出古代“書”的樣子
在紙還沒有發(fā)明以前,,我們的祖先是在龜甲,、器皿,、木片、竹片等物體上面刻字記事的,。用來寫字的竹片叫做“竹簡”,,它是怎樣做成的呢?首先,,把竹子剖成同樣長短,、寬窄、厚薄的細長條,;然后,,削去竹條外面的薄皮,并在竹條上相同的位置削兩三個小缺口,;最后,,把加工成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的竹片,放在火上進行烘烤,,蒸發(fā)掉竹片中的水分,,防止日久蟲蛀和變形,竹簡就造成了,。
竹簡質(zhì)地堅硬,,價格便宜,人們多把它作為書寫的材料,。竹簡做好以后,,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上面寫字了,或者是用刀在上面刻,,或者是用毛筆在上面寫,。一般情況下,一條竹簡只能從上到下寫一列字,,寫一篇文章要用很多條竹簡,。文章寫完以后,通過“簡”上的小缺口,,按順序用繩子或牛皮條把它們串編在一起,,這就成了“冊”,也就是我們祖先的“書”,。
我們看來看一下“冊”的古文字: (甲); (金),; (篆),; (隸)。不正像是用繩子串編起來的竹簡的樣子嗎,?

我們的祖先在竹簡上寫字的時候,,當然也會出錯,。那時候還沒有橡皮,怎么修改“冊”上的錯別字呢,?先用刀把竹簡上的錯字刮掉或者削去,,然后重寫呀!你看,,“刪(shān )”字不是已經(jīng)告訴我們了嗎,?“冊”后面加一把“刀”,記錄的就是這種修改方法,,“刪”字最初表示的就是刪除,、去掉的意思。
……
造字方法不相同,,古今形體有變化,,蘊含知識很豐富。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(jié)晶和無價的瑰寶,,她不僅承載著中華文明,,而且蘊涵著豐富的知識。每個漢字都是一幅圖畫,,每個漢字后面都有一個故事,!不過,由于年代久遠,,有許多故事已經(jīng)不被人們所知了,,如果您感興趣,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漢字的奧秘吧,!
|